採訪:許月苓、楊湘琳
撰文:楊湘琳
攝影:董昱
從城隍廟散步十分鐘,走至北門大街的盡頭,長和宮旁,濃郁的中藥香味瀰漫,往前一看,「杏春」二字強勁且穩重的印在橫式木頭匾額上,這家店的故事就如同這幅招牌一般,淵遠流長。
現年70歲的溫大哥是杏春中藥行的第四代經營者,身形硬朗,神態略顯嚴肅的他先前從事業務員的工作,在平日跑完業務後,晚上就回來店裡幫忙。後來因對跑業務沒有興趣,在幾十年前接下老店。
溫大哥並非一開始就對中醫知識如此熟悉。他總是把「學習」兩個字掛在嘴邊「如果我有說錯的地方要說喔,這樣我才可以學習,不懂要問老師」他口中的「老師」就是那一本從年輕時期,一直帶在身上,書皮都已剝落的中醫教學用書,上頭滿滿都是自己多年以來的經驗及心得「說錯就代表我功力不夠,就還要來問老師」
正是溫大哥這種謙虛與好學的精神,讓杏春中藥行的顧客總是絡繹不絕,更多的是一來就「著」住的老顧客「他們的中藥都很乾淨,杏春開四代,我就來買三代了啊!」一旁前來買滷包的客人見著我們採訪溫大哥,大力向我們推薦這家用心的百年老店。
「看得到的安心,純中藥的堅持」
從清朝到日治時期開始,杏春中藥行就是桃竹苗地區的中藥材批發商,從日治時期至今,藥材百分之九十都是由中國進口,然而,杏春中藥行所販賣的藥材都是「純中藥」,而非科學中藥。
在我們採訪的前幾天,食用胡椒粉內參雜工業用碳酸鎂的事件爆發,溫大哥對此十分感歎「這真的很可惡啊!吃的東西怎麼可以有這些東西!」正因為對於食品原物料的重視,杏春中藥行的藥材都由老闆自行處理「我們是自己處理,盡量都買看得到實體的原物料,像你看這個黃芪」溫大哥指著一旁處理到一半的藥材說「看得到買來,洗了之後,再曬乾,再切,盡量是靠自己處理。」
除了中藥材之外,許多家庭也向杏春中藥行購買滷肉時所需的滷包。溫大哥對於滷包的外袋也有一套看法「我們用這個袋子是沒有螢光劑,自己車的」就連平時的調味粉也都是堅持自己研磨,「就是說我們賣的東西,我們也要敢吃,將心比心,有生意沒生意沒關係,店有開就好,我爸爸的意思就是這樣」這是百年老店的堅持,更是百年老店的良心。
●杏春中藥行:新竹市北門街162號
見域是一群來自各地,關心文化與城市議題的夥伴,共同創辦「見域工作室」,期望「讓認識新竹變有趣」。
工作室位於新竹北門大街,租下一棟老屋後,親手粉刷整理,活化為文化空間「見域亭仔角」:舉辦講座、導覽等實體活動,讓來訪的人們在此休憩交流。更發行《貢丸湯》地方生活誌,強調獨立,主題性的編採介紹,讓來自各地的旅人認識新竹。
●了解更多「貢丸湯」
●文章授權自見域工作室「見域Kendama粉絲專頁」
●參考資料:新竹市文化局百年老店網站